1. 首页 > 好物百科

清代即墨县仁化乡流亭村的儒学大家胡峄阳交友广泛,许多有学问的人是他的至朋好友

清代即墨县仁化乡流亭村的儒学大家胡峄阳交友广泛,许多有学问的人是他的至朋好友,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与大名鼎鼎的聊斋先生蒲松龄有着深厚的交情。

蒲松龄是山东淄川蒲家庄人,从二十岁左右就写《聊斋志异》,四十岁左右成书,假借妖狐鬼怪故事,揭露和鞭笞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间不平,成为一部风行天下,人人爱看的传世之作。

胡峄阳大蒲松龄一岁,两人从小脾气、性情、志向、遭遇差不多,年轻时两人就对心思,想结成知心朋友,怎奈淄川与即墨相隔较远,想见面不容易,他俩只好靠书信相互问候,探讨学问,成为一对从没见面的好朋友。

清朝康熙年间,蒲松龄的《聊斋志异》写的差不多了,但仍缺章少节,差几篇有分量的好文章。他听说崂山是道教圣地,神仙鬼怪故事遍地都是,便打定主意到崂山搜集故事,拜会他仰慕已久的好朋友胡峄阳。

经过半个月的行走,蒲松龄便来到即墨县城南流亭村找胡峄阳。他进村一打听,有人告诉他,胡峄阳不在村里,他在崂山百福庵与好朋友百福庵的道长蒋清山在一起讲经论道,吟诗作赋,探讨学问,便打听好去百福庵的道路,拔腿往崂山百福庵而去。

走了半天,蒲松龄来到百福庵庙前。还没进门,就听庙里传出一阵阵朗朗的吟诗诵句的唱和声,诵对之诗的文雅,吟唱之诗的工整,蒲松龄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,心中大为敬佩。他忙向在门前洒水扫地的小道士作了一个揖,说道:“小师父,请问流亭胡峄阳是不是在里面?要是在,请你告诉他,就说他淄川的朋友蒲松龄来了。”小道士抬头一看,见面前站着个年近四十岁的中年人,目清面善,风尘仆仆,汗水淋漓,一看便知是远方的来客,便赶紧进庙里禀报去了。

一会儿工夫,蒲松龄就见从庙里并肩走出来两位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中年人,其中一人发髻高挽,身披道袍,脚踏芒履,手持佛尘,面如满月,目似流星,蒲松龄料定此人是百福庵的道长蒋清山,再看一同出来的另一个人,道貌仙风,面容慈祥,鼻直口阔,双目炯炯,头裹粗布巾,身披青葛服,脚蹬一双崂山特有的“磕不倒”鞋,不用问这就是自己日思暮想的好朋友胡峄阳了。

蒲松龄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,深深施了一礼。胡峄阳和蒋清山一人拉着蒲松龄的一只胳膊,说道:“蒲兄不必多礼,快请庙里说话。”三人进了庙里,小道士献上新沏的崂山野生茶,蒲松龄顾不得饮水品茶,不等胡峄阳问话,就把自己的来意向胡峄阳和蒋清山说了一遍。胡峄阳听了,大声笑道:“此事不难,你且在庙内安歇几日,过几天我与蒋道长陪你遍游崂山,访尽名刹,定让你耳闻目睹,见多识广,包管你的聊斋故事写的又快又好。”

第二天吃过早餐,蒲松龄便催促胡峄阳、蒋清山陪自己游山访古,搜集故事。他们三人出了百福庵,白天深山探古,夜晚庙里住宿,走遍了崂山的险峰奇石,河流洞穴,看遍了满山的名树古木,奇花异草,所到之处,或与庙里的主持、方丈谈今论古,研经习道,话神仙、讲妖魔、谈鬼狐、论善恶,或向山间海边的樵夫、村姑、渔民探访打听世上的奇闻和人间悲苦,听到并记下了许多不为人知,久已失传的民间故事。几个月后,蒲松龄带着他在崂山搜集到的故事,告别胡峄阳和蒋清山,心满意足地回到淄川蒲家庄,一门心思写起他的《聊斋》来。

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》里的《崂山道士》、《香玉》,据说就是在胡峄阳、蒋清山的帮助下,搜集的民间故事写成的。

本文由网友发布,不代表九联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91lianmeng.com/baike/16310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weixin888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